日劇99.9%
日本99.9%的刑事案件幾乎通過,不太可能被翻案,主要是日本對於調查非常嚴謹,他們的文化態度非常認真嚴格,但是即使怎麼嚴謹,都會有誤判的時候,加上檢察官如果沒有把調查的資料非常詳細的找出問題點,那麼還是會有冤案的可能性.
結論與討論:
99.9%中還是有0.1%的可能性,意思就是通常問題都發生在非常小的細節中,如果作事情總是只有大方向卻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小環節,那常常大方向的方向,很多是錯誤的方向,但是東方文化概念總是告訴你要掌握大方向,只有西方文化才告訴你小細節非常重要,甚至於小地方才是整個問題的核心,如果小細節錯誤,那就會影響大方向,因此通常關鍵一定都是在小地方.
原因: 因為西方著重於科學,科學重點在於細微的變化的觀察,科學觀念是大地方是由小地方累積而成,因此如果你能夠在小地方解決,那麼小地方就是關鍵,所有的關鍵都對了,事情才能夠正確,東方則沒有這樣的概念,我們現在會有,是因為我們已經被西方科學所教育. 科學重點是在於數字量化,找出規律,探討不規律,再將不規律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後,使之容納在人類可反覆驗證的範圍內.
因此科學思考很簡單,你會看到西方人修理機台,當他不能立即發現原因的時候,他們會從頭一個一個螺絲的重新調整,按部就班的去重新校正,然後看看事情是否解決,而慢慢的理出頭緒找出問題,這就像劇中的怪咖律師,從嫌疑犯的人生著手去判斷這個人的態度和想法來評斷這個人是否有可能犯案動機,而且西方科學的犯罪心理學家也類似從罪犯的人生觀點心理動機等等,去了解犯人的根本問題,才能找出最初始的原因,雖然這個目前看起來沒有太大的效果,但是這個牽動的是整個環境文化教育的根本,如果能夠導向正確的心理態度和方向,那麼就能夠創造出一個安全的自然環境,短期內不能有效果,但是長期來看,這對環境教育很重要
例如我們都不教下一代要有環保的概念,幾十年後整個地球變遷,甚至海洋汙染導致大量魚類死亡,空氣汙染導致心肺血管不良的人死亡率增高,人類食物也因為汙染而常常間接吃到有毒物,例如肉類化學毒素,人工添加劑,蔬菜水果的水源毒素等,但是如果我們一直都教導環保概念,那數十年後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汽車火車高鐵火箭,只要有一個螺絲鬆了,就會發生非常嚴重的破壞, 一條繩子不能可同時間產生兩個以上的斷點(只需要一點), 兩個人相處會不合只需要有一個破壞原因就可以不合, 水桶只要一個破洞,水的高度就會被破洞決定. 事情的關鍵是在於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也就是0.1%的可能.
2.判斷
人不在現場是不是無法判斷或是還原事實? 答案是我們的系統目前就是透過審判者來斷定, 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樣, 但是事實不等於判案結果, 原因是證據是否充足或是是否能判斷? 證據如果充足, 包含現在依賴的測謊測試, 大略可以斷定可能的案情, 但是也不能100%, 因為測謊是透過人類的思考對於人體的反應是否一致, 如果當事人深深的那樣認為, 那麼就無法測得正確事實, 因此問題在於提訴人(檢察官等), 如果提訴人能力經驗不足, 那麼就會漏掉或是忽略關鍵的事證, 導致整個方向錯誤, 但是冤案或是錯誤的判斷, 無論是不是打官司或是做任何決定都一樣, 如果沒有事先充足的準備, 那麼就會影響判斷, 影響判斷就會導致方向錯誤, 事先充足的準備包含非常多的資料, 例如人生要選擇甚麼職業, 那麼就應該要全面的了解各個職業的優缺點, 再配合自己的興趣, 所以很多人選錯職業, 或是不是從事自己的科系, 其實都是浪費時間浪費資源, 而這個問題就是在於小時候對各職業沒有通透的了解, 但這應該是政府應該要花時間納入教學課程中讓小朋友知道的, 但是問題又回到小朋友聽了是否能夠體會了解, 行業之多, 如果可以應該要請所有的行業的專業退休人士, 投入這樣的教育活動, 或是製作類似的相關影片, 給小朋友們去看去了解去討論, 這樣很多人就不會浪費時間, 國家也可以省下大筆資源, 如果萬一選錯科系, 也應該要有寬廣的彈性讓學生自由的換科系, 但是現今的專科系卻是訂在成績好的人才能轉科系, 這樣對於本科系不喜歡所以成績不好的人就等於是把他們限制住,導致他們無法脫離,直到出社會才轉換跑道,這樣就不是浪費了很多資源和時間嗎?
證據是一種訊息,新聞,影像等等都是證據般的訊息,因此錯誤的訊息就會導致錯的觀點,而產生錯的方向,觀點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重要的因素,人跟人合不合有幾個要素,但總結來說主要是兩個大要素,一是觀點(想法)產生的習慣,二是個性產生的習慣,這兩個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和態度,而且想法本身也會影響部分的個性,個性也會影響想法,一般人很難分辨,也容易混淆,也因為這兩個因素本身是互相影響的,之後會有另外一個章節專門討論這兩個的相同和差異.
充分的證據也可能有錯誤的判讀,簡單說,事情在於人的看法,例如我們看到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很難判斷他的動機,但是如果是看一連串的事情,那麼就可以比較清楚這個人的動機,例如有人出來選政務官,政務官照理來說要服務民眾或是讓國家走正確的路,但他到底是為了自己的權力或是想為人民做事情,如果只看他表面說的話很難正確判斷,但是如果後來發現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從一連串的表現和行為當中,就能看出他當初的動機,而且動機是動態的(隨時間不同而改變),即使當初他沒那樣的動機,後來才有不好的動機,我們也會解讀成為當初他的動機可能不好,但是無論如何,就像第一點所說,如果每個小事情都是同樣正確的動機,那麼全部的方向才會正確,如果一開始動機是對的,後來走歪了,就像繩子斷掉只需要一處,全部看起來那就是錯的. 同樣一個證據,會有不同解讀,但是一連串的證據,才能夠還原證件事情的脈絡,這也是99.9%這部的關鍵,因此,關鍵在於小細節,但是要連串所有的小細節才是全部整體的事件, 無論有預謀或是沒有預謀.
因此假訊息假消息是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觀點去散播但卻沒有查證而造成,查證必須看一連串的事件而非單一證據,即使現在犯罪物品有非犯罪人的指紋,也不代表一定就是那樣,被栽贓嫁禍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假訊息假消息一定要面對,質疑,討論,因為沒有去做就會導致別人的誤解而產生偏見,就像我們長期被歷史洗腦,但是真正的歷史就如書上所說嗎? 這是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但是我們通常證據不充分就透過有限的證據和史料來做特定方向的誤導,這是很常見的,那問題又回到怎麼解讀有限證據,很多資料都是以前的人判讀證據的結果,那些人真的可主導嗎?
其實判讀是應該有要有準則的,我比較推崇西方的準則,因為東方人有太多不客觀的角度,而且東方人對於科學客觀的事情是不太會細微的觀察,因此常常導致錯誤的判斷,原因是東方人總是有強烈主觀利我意識,雖然西方人也有,但是他們的文化有更多是可以通融討論的,可能很多人無法了解,因為無法了解的人都是東方思想較多,而我們所謂的東方思想指的就是華人圈影響的包含東南亞的國家. 東方人的思想是排除異己,你越不同你就越可能被邊緣,但是西方人反過來,你有自己的論述有自己的想法,那代表你的特殊性,獨到的見解,總是跟別人一樣,那你的價值和差異在哪裡? 透過這兩個起始的思想不同早就兩個很大的體系,一個是東方控制體系,一個是西方多元體系,也就是東方通常是一言堂,西方則有很多論述,也因為多元化,所以總是在突破,並且建立系統化. 而東方就會很注重傳統,甚至於不重視重要的東西,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排斥或是被邊緣化,因此無法訓練出完整論述的人,而完整論述的人必須透過大量的訊息證據來反推事情的真相,也就是東方人因為無法大量的得到資訊和證據,因此更容易被煽動被誤導而做出奇怪的事情,例如中國文化大革命之類的事情, 鎮壓人民的事情,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現今東方國家大多是集權制不是民主制,西方反而大多是民主制不是集權,當然也有東方國家被西方文化影響而有民主制,但大多的情況下都還是屬於少數的掌權者有極大權力鎮壓人民不讓人民發生的現象,但是又有人說過度民主會產生民粹,確實在東方會產生,但是西方產生的時候也只是一段時間,因為起始概念不同,一陣子以後有自由意識的西方勢必會演化成沒有民粹的民主,而東方因為起始概念是排除異己,所以通常動亂會是長期,而且必須幾乎消滅對手以後才繼續控制文化.
簡單說,東方的和平是用血用犧牲對方換來的短暫和平,一旦有新的概念產生就會又產生動盪,然後再次用血用犧牲來消滅其中一方,然後社會再度回到和平,反覆的控制文化. 西方早期是用同樣的方式,但是因為自由主義的概念會讓他們走向不用血不用犧牲生命的方式來換政權管理者,而且確保擁有政權的人沒有辦法極權,也不能夠長期或永久的把持政權,就像公司經理人概念,東方公司通常傳給下一代做執行,但西方也許不是傳給下一代做執行,而是傳給經理人去做執行,因此產生了和東方不同的制度,例如英國還有王室,但是執行政令的卻是總理,但是東方很多國家都是王室直接控制,不會讓出管理權,頂多是代理人執行管理者的意識,但西方王室不太能夠直接管理政治,有名無實,就美國來說沒有王室,那就更不會有長期的問題.
判斷來自於證據資料的充足,但是很多人只是片面的了解,就以為自己很了解,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要解決,解決的方法就是反問,例如中國歷史說我們都是某某的子孫,但是科學上早就證明同一家人近親繁衍會有基因缺陷,但事實上沒有所謂大量缺陷的問題,代表一開始人種就是多樣化,客觀科學證據應該要優先於主觀歷史,因為歷史是前人的意識所留下來的訊息,但是遇到客觀科學證據的時候,意識不能也不應該主導,因此人類也不可能是從亞當夏娃兩個人所演變而來,但是至於怎麼來,只能說因為證據不足,但是就客觀科學條件來看,某某人種是由幾個少數人眼化這樣的概念就是錯誤的概念.
反問很重要,他的意思跟反省一樣,一個人會反省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如果想法已經到我要逼迫對方認同我,這樣的想法就已經產生所謂的剷除異己的問題,多元想法可以不認同,但!! 本身剷除異己的思想和多元的思想本身就是衝突,如果有一個想法是傷害多元思想的本身,那麼很抱歉,這個思想是不能存在於多元思想裡面的,就像癌細胞是屬於破壞身體的一種細胞,也許能微小到和他共存,但是他本身就是深害身體,因此在他擴大到一定的量的時候,就要抑制並且排除,而社會上所謂的傷害多元思想的就是共產思想,就像癌細胞一樣,雖然標榜多元也不能和共產一起存在,否則就會傷害了多原本身,當然共產思想的人會說,多元不就是也要包容共產才叫多元嗎?? 錯了,自由的本身不包含傷害他人的自由,才叫做自由,民主多元也不能因為要包容共產控制來傷害民主多元, 才能叫做民主多元.
也許你會質疑,傷害共產本身也是傷害,但是,不傷害癌細胞又怎麼能夠讓身體恢復呢?
判斷是要有非常多證據和正確思考的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看得多的人確實某個程度上是正確比較的多的,我們稱為智慧,但是追求小細節和證據真相,理出真理的人,即使沒有經歷過,沒有相關經驗,有能夠正確的判斷,這樣的人就稱為先知,而這樣的人才能做出所謂的大突破,例如愛因斯坦有經歷過相對論中的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的經驗嗎? 沒有,他只是從數學和物理(物理是有證據的理論)當中理解推論出有這樣的結果,在他死後我們人類到最近才證明出他的理論是正確的, 就像原子彈一樣或核能一樣,在設計這樣的東西以前都只是推論, 但是因為他是科學推論所以後來雖然有修正,但是卻是符合科學家的大方向, 所以很多推論如果沒有客觀的科學概念,就像剛剛說的歷史上我們都是某某某的子孫一樣怪異,因為那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概念的根據,而且違背科學和現有的狀況和證據,因此是有問題的訊息,但是東方文化又不能讓我們去推翻去質疑,導致我們失去思考能力,變成沒有思考能力被洗腦被統治,以為我們就應該活在極權下的人.
反問和小細節是關鍵,我們來看看差異,例如:
1.如果中國像美國一樣開放槍枝的話,會像美國一樣強嗎?
2.如果世界開放自由進入國籍, 中國會是最多人想進入的國家嗎?
3.為何中國人移民美國多,但是美國移民中國少? 而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移民中國少於移民美國?
*返回目錄